思维法则研究-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

1. 人如何下判断?关于人的认知与判断

什么是思维活动?

思维活动就是认知、判断和推理。思维活动是语言活动,没有离开语言的思维活动。

我们的思维活动就是汉语言的活动,汉语自身的特点很大程度上限制或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和所谓活动的方式。

为什么说思维活动是语言活动?如果一个小孩不学语言,具有思维吗?

一点语言都不会的,就不会具有人的思维。他的思维活动停留在动物层次。动物是有思维活动,但那只是动物的思维。语言是抽象的,“食物”指什么,我们都知道,但不把具体的食物放在动物面前,他就不会认为那是食物。

怎样进行认知、判断和推理?

思维活动具有行为规则,任何体育比赛都有形式规则,思维的形式规则叫做形式逻辑^1。对事物本身的认知也有一些自身的逻辑关系,黑格尔把它叫做辩证逻辑^2。任何人进行认知、判断和推理都需要前提: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训练。这些前提决定了思维判断的层次。看的书越多,思考的事越多,做出推理判断的层次越高。

人的认知、判断、推理和对象有关、和他人有关和自身有关。

人们在认识事物做出判断的时候要做出真假判断(事实关系),善恶好坏判断(价值关系)。

讨论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不存在眼见为实。就是思维自身的活动,遵循思维活动自身的形式逻辑,形式规则,和对事物的认识。比如国际形势的认知活动,微生物的认知。不取决于我们是否看见。

二战后形成了以联合国的出现为代表的世界秩序,早期由两大阵营划分,共同构成一种国际秩序。这是一种政治关系,因为各自预设的前提不一样,所以产生了对立关系。政治一定有敌我关系的,如果没有分歧,不构成政治。这种对立是公敌意义上的对立,公敌意义上的对立就是国家、民族的对立。

有没有超越国家民族这种公敌意义上的对立之上的一种价值追求?

这种价值追求我们可以叫做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可以区分为:

  • 责任伦理:考虑的是应用性的目的,得失、结果,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理事情都不能离开责任伦理

  • 信念伦理:对应用性目的不大考虑眼下个人、国家民族的得失,有更高的一种追求,超越了更加形式化,更加普遍性的追求。

    信念伦理是从人性的法则中推理出来的。

总结

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的形式要求,思维活动就是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是认知、判断、推理的一种规则),涉及到一种思维的形式活动和一种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推理,有形式的要求和有内容的要求,其中涉及到形式规则和内容规则,有价值的,事实的,对象的,自我的,形式的,内容的,这些都是在思维活动中要提出的方面,不以眼见为实,讨论的就是思维自身的运行规则。

二战后的整个秩序建立于两大集团对立的基础,这种秩序正在崩解,重新组合。因为二战后的整个秩序是一种公敌意义的对立,这种对立有一种伦理意识不同的追求,预设的目标不一样